泉州市百駿織造有限公司蔡世慶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獲悉泉州市百駿織造有限公司申請的專利一種織嘜產品加工用鉤針機及其使用方法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20211021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9-12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510699060.5,技術領域涉及:D04B33/00;該發明授權一種織嘜產品加工用鉤針機及其使用方法是由蔡世慶;曾鳳珠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5-05-28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一種織嘜產品加工用鉤針機及其使用方法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織嘜產品加工用鉤針機及其使用方法,涉及針織設備技術領域,包括鉤針機主體和放線架,放線架上設置有潤線機構,放線架可拆卸的安裝在鉤針機主體的側端面,放線架上均勻設置有定位柱和支撐板,潤線機構固定安裝在支撐板上,潤線機構包括支撐架、潤涂柱、滑塊、第一轉軸、第一加捻套和第二加捻套,潤涂柱可拆卸的安裝在支撐架上,滑塊安裝在支撐架上與其滑動連接,第一轉軸安裝在支撐架的中心與其轉動連接。本發明具備集成潤涂與加捻功能、降低摩擦磨損、提高后續激光切割質量的優點,解決了傳統針織設備對織嘜產品加工時容易造成織線磨損、生產后的織嘜產品切割時切口不齊的問題。
本發明授權一種織嘜產品加工用鉤針機及其使用方法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一種織嘜產品加工用鉤針機,包括鉤針機主體1和放線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線架2上設置有潤線機構3; 所述放線架2可拆卸的安裝在鉤針機主體1的側端面,所述放線架2上均勻設置有定位柱203和支撐板205,所述潤線機構3固定安裝在支撐板205上,所述潤線機構3包括支撐架301、潤涂柱302、滑塊303、第一轉軸304、第一加捻套305和第二加捻套307,所述潤涂柱302可拆卸的安裝在支撐架301上,所述滑塊303安裝在支撐架301上與其滑動連接,所述第一轉軸304安裝在支撐架301的中心與其轉動連接,所述第一加捻套305和第二加捻套307安裝在滑塊303的前后兩側與其活動連接; 所述支撐架301為“S”形結構,所述潤涂柱302的數量為兩個,所述支撐架301的側端面邊緣設置有轉動連接的導向輥3015,所述潤涂柱302采用六方氮化硼粉末壓制而成; 所述支撐架301的中心設置有與滑塊303滑動配合的第一滑槽3011,所述第一滑槽3011的側壁設置有第二滑槽3012和第三滑槽3013,所述滑塊303的側面設置有分別與第二滑槽3012和第三滑槽3013滑動配合的第一穿線管3032和第二穿線管3033,所述第一轉軸304的中部設置有往復絲桿3041,所述滑塊303的上端面中心設置有與往復絲桿3041配合的螺孔3031; 所述第一加捻套305套設在第一穿線管3032和第二穿線管3033上與其轉動連接,所述第二加捻套307安裝在第一穿線管3032和第二穿線管3033的遠離第一加捻套305端與其轉動連接,所述第一加捻套305上設置有與第一齒條306嚙合的第一齒輪3052,所述第二加捻套307上設置有與第二齒條308嚙合的第二齒輪3071,所述第一齒條306和第二齒條308均安裝在第一滑槽3011的底部與支撐架30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加捻套305與第一齒輪3052通過單向軸承3053轉動連接,所述第二加捻套307和第二齒輪3071通過單向軸承3053轉動連接; 所述支撐板205的上端面設置有轉動連接的傳動軸206,所述傳動軸206的頂部設置有第一同步輪2062,所述第一轉軸304的頂部設置有與第一同步輪2062配合的第二同步輪3042,所述第一同步輪2062和第二同步輪3042上套設有用于傳動的同步帶207; 所述傳動軸206上固定安裝有繞線輥2061,所述繞線輥2061的數量為兩個,所述繞線輥2061的上下兩側設置有防護凸緣20611; 當第一轉軸304旋轉時,通過往復絲桿3041和滑塊303配合,使滑塊303沿第一滑槽3011上下往復滑動,從而帶動織線上下滑動,使織線與潤涂柱302的上下部均勻接觸,從而使潤涂柱302整體均勻磨損,兩組穿線管可以同時對兩組線進行潤涂,而兩組穿線管在高度上存在一定高度差,避免兩組織線纏繞打結,提升織線的穩定性; 第一轉軸304轉動時,帶動滑塊303上下往復運動,當滑塊303向下滑動時,通過第一齒輪3052和第一齒條306配合,帶動第一加捻套305對織線進行加捻,此時第二加捻套307不動,當滑塊303向上滑動時,通過第二齒輪3071和第二齒條308配合帶動第二加捻套307旋轉對織線進行加捻,將加捻套設置與兩組潤涂柱302之間,使織線加捻前潤涂一次,加捻后再潤涂一次,充分提升了織線表面涂層的涂抹均勻性; 第一加捻套305和第二加捻套307的前端面均設置有繞線環3051,繞線環3051的側面設置有與加捻套固定連接的立柱30512,繞線環3051的中心設置有穿線孔30511,穿線孔30511為橢圓形通孔; 將織線穿過穿線孔30511并在繞線環3051上纏繞一圈,使加捻套旋轉時,加捻套能夠帶動織線不斷自旋進行加捻,提升織線的強度,同時加捻后的織線其結構更為緊密,表面纖維不易脫落,因此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能; 在穿線過程中,將織線在傳動軸206上纏繞兩到三圈,從而鉤針機在針織過程中牽拉織線,織線在摩擦力作用下帶動傳動軸206不斷旋轉,從而通過第一同步輪2062、第二同步輪3042和同步帶207配合帶動第一轉軸304旋轉,帶動潤線機構3進行工作,實現只有在針織機運作時,潤線機構3才會協同運作,針織機停止時,潤線機構3也隨之停止。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泉州市百駿織造有限公司,其通訊地址為: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龍湖鎮埔錦村工業區11號群興拉鏈有限公司10幢廠房1層2號;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