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王冰純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獲悉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申請的專利礦井電法多功能數據采集及處理方法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15755198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9-23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211454313.5,技術領域涉及:G01V3/34;該發明授權礦井電法多功能數據采集及處理方法是由王冰純;魯晶津;袁博;崔偉雄;南漢晨;李博凡;閆文超;叢琳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2-11-21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礦井電法多功能數據采集及處理方法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礦井電法多功能數據采集及處理方法,步驟1:獲得上位機集中控制站為微控制器分配的IP地址;步驟2:上位機集中控制站選擇信號采集模式為電剖面模式或電透視模式;步驟3:配置一級過濾放大模塊、二級放大模塊及AD采集模塊;步驟4:根據不同的信號采集模式,將開關矩陣模塊選通的接收電極連接至一級濾波放大模塊;步驟5:根據直流方波信號采集得到電剖面數據;步驟6:計算得到最終的觀測電壓;步驟7:得到偽隨機多頻信號全波形文件;步驟8:計算得到最終的觀測電壓值。本發明的方法能夠有效提高采集信號的信噪比。
本發明授權礦井電法多功能數據采集及處理方法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一種礦井電法多功能數據采集及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基于礦井電法多功能數據采集裝置,該裝置具有如下結構: 包括開關矩陣模塊1、一級濾波放大模塊2、工頻濾波模塊3、二級放大模塊4、礦用多路隔離低噪聲隔爆兼本安電源模塊5、微控制器6、光耦隔離模塊7、網絡通訊模塊8、AD采集模塊9、嵌入式中控模塊10和通訊模塊11;其中,所述礦用多路隔離低噪聲隔爆兼本安電源模塊5作為電源,所述微控制器6通過光耦隔離模塊7分別連接一級濾波放大模塊2和二級放大模塊4的放大倍數控制引腳;所述微控制器6連接AD采集模塊9,另外,還通過網絡通訊模塊8連接本發明外部的上位機集中控制站12;所述開關矩陣模塊1分別連接嵌入式中控模塊10及監測電極組;所述一級濾波放大模塊2的信號輸入端用于連接監測電機組中被開關矩陣模塊1所選出的一個或兩個接收電極,其輸出端連接工頻濾波模塊3的信號輸入端;所述工頻濾波模塊3的信號輸出端連接二級放大模塊4的信號輸入端;所述二級放大模塊4的信號輸出端連接AD采集模塊9的信號輸入端; 所述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微控制器6通過網絡通訊模塊8獲得上位機集中控制站12為微控制器6分配的IP地址; 步驟2:上位機集中控制站12選擇信號采集模式為電剖面模式或電透視模式;當選擇電剖面工作模式時,設置疊加次數、放大倍數;當選擇電透視工作模式時,設置采樣頻率、采樣時間、放大倍數; 步驟3:微控制器6接收來自上位機集中控制站12的控制命令,配置得到符合步驟二設置參數的一級過濾放大模塊2、二級放大模塊4及AD采集模塊9; 步驟4:根據不同的信號采集模式,嵌入式中控模塊10產生不同的控制邏輯信號,將開關矩陣模塊1選通的接收電極連接至一級濾波放大模塊2的輸入端; 步驟5:當進行電剖面法數據采集時,微控制器6捕捉場源發射信號即直流方波信號,并產生與直流方波信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同步的觸發信號發送給AD采樣模塊9,AD采樣模塊9收到觸發信號后開始進行數據采集,在上升沿處采集正發射半周期的20個值,下降沿采集負發射半周期的20個值,這樣根據直流方波信號采集得到電剖面數據,執行步驟6對采集的電剖面數據進行處理; 步驟6:對采集數據進行疊加平均獲得測量值,并利用方波信號源對采集得到的信號進行標定,計算得到實驗值,根據試驗值得到觀測電壓系數,根據測量值和觀測電壓系數計算得到最終的觀測電壓; 步驟7:AD采樣模塊9按設定的采樣頻率、采樣時間進行電透視數據采集,得到偽隨機多頻信號全波形文件,執行步驟8; 步驟8:利用正弦波信號源對采集到的偽隨機多頻信號全波形文件進行標定,如果場源發射信號為單頻波,則計算目標頻點的標定系數,再計算得到目標頻點的觀測電壓值;如果為多頻波信號,則獲得多頻點的標定系數,根據標定系數計算偽隨機多頻信號中每個主頻點的電壓值,剔除電壓值中偏差最大的數據,計算剩余電壓值的算術平均值,得到最終的觀測電壓值U。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其通訊地址為:710077 陜西省西安市高新區錦業一路82號;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