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農業大學雷小龍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獲悉四川農業大學申請的專利一種雜交稻制種同步父本插秧和母本播種覆蓋的方法及機具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16998284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8-22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310768181.1,技術領域涉及:A01C11/00;該發明授權一種雜交稻制種同步父本插秧和母本播種覆蓋的方法及機具是由雷小龍;郭金岳;任萬軍;陶有鳳;祝培栩;巫文丞;李陶;鄧璇;陽科;李卉;黃幫超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3-06-28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一種雜交稻制種同步父本插秧和母本播種覆蓋的方法及機具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明公開一種雜交水稻制種同步父本插秧和母本播種覆蓋的方法。在前期進行父本秧苗育秧、母本種子浸泡催芽和田塊整理工作,后利用制種用機具進行同步聯合作業,栽插父本秧苗,同步完成開溝、母本種子直播、直播種子覆土(基質)。本發明還公開一種雜交水稻制種同步父本插秧和母本播種覆蓋的機具。該機具為帶有開溝裝置、播種系統、基質覆蓋系統和秧苗植插功能的插秧直播一體機。本發明將原本需多次下田進行的工作集中在一起,簡化制種步驟,機具具有結構簡單,依托于插秧機方便拆裝的特點,通過合理安排排種器和預留插秧行數量,合理規劃作業任務和路徑,即可控制父母本行比,便于調整,有效促進制種機械化種植發展,提高制種效率和產量。
本發明授權一種雜交稻制種同步父本插秧和母本播種覆蓋的方法及機具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一種雜交水稻制種同步父本插秧和母本播種覆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制種父本進行機插秧秧苗育秧,母本種子在播種前使用咪鮮胺溶液和清水浸種,對種子進行晾干處理并加入驅鳥劑拌種; S2:作業前對制種田塊進行灌水并旋耕打漿,靜置沉淀一天,作業前一天排出明水,并噴施封閉除草劑; S3:利用雜交水稻同步插秧播種制種機在制種田內按照作業步驟進行作業,同步完成栽插父本秧苗、開溝、母本種子直播、直播種子覆土;所述雜交水稻同步插秧播種制種機一次可進行n行母本種子播種和x行父本秧苗插秧作業,n為2的倍數;作業時所述雜交水稻同步插秧播種制種機對田塊表面進行平整并同時開出水溝、種溝和插秧溝;所述雜交水稻同步插秧播種制種機可將n行母本種子播種至種溝內并對種子進行基質覆蓋,同時將x行父本秧苗插入至插秧溝內;作業完成后種溝內無水,水溝、插秧溝內均有水,母本種子覆蓋于基質下,父本秧苗根部可浸于水中;作業時通過選擇不同的作業路線和插秧功能塊的啟停操作可實現不同父母本行比的作業; 所述雜交水稻同步插秧播種制種機包括開溝裝置4、播種系統2、基質覆蓋系統3和帶有秧苗插植功能的插秧機1;所述開溝裝置4、播種系統2、基質覆蓋系統3安裝于插秧機1后方,與插秧機機架相對固定;開溝裝置4位于播種系統2和基質覆蓋系統3的前方,安裝于插秧機秧箱11下方;播種系統2位于基質覆蓋系統3的前方,兩者之間由鏈條傳遞動力; 所述播種系統2包括種箱21、排種器22、排種軸23、橫梁25和動力電機24,儲存種子的種箱21通過螺紋連接安裝于排種器22上方與排種器22相通,n個排種器22和種箱21均勻分布于橫梁25,通過U型卡固定在橫梁25上,排種軸23貫穿所有排種器22,動力電機24安裝于橫梁25上,橫梁25與插秧機秧箱架固定連接,工作時與秧箱11一同抬升或下降; 所述基質覆蓋系統3包括料箱31、料箱支架32、排料傳送器33、排料軸34、鏈輪35和鏈條36,每一個儲存基質的料箱31通過螺紋連接安裝于兩個排料傳送器33上方與排料傳送器33相通,共同安裝一個料箱31的兩個排料傳送器33中間安裝排料軸34、鏈輪35和鏈條36,所有的料箱31與排料傳送器33均勻分布于料箱支架32,通過螺紋連接固定在料箱支架32上,每一個排料傳送器33在前后方向正對一個播種系統排種器22,料箱支架32與播種系統橫梁25固定連接; 所述開溝裝置4包括浮板41、水溝開溝器42、種溝開溝器43和插秧溝開溝器44;浮板41為船型,前端上翹,后部為帶有安裝孔的平面;水溝開溝器42、種溝開溝器43、插秧溝開溝器44通過螺紋連接安裝于平面部分下方; 所述種溝開溝器43在前后方向正對排種器22和排料傳送器33;每2個種溝開溝器43中間安裝有1個水溝開溝器42。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四川農業大學,其通訊地址為:625014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新康路46號四川農業大學;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