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商業大學王勇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獲悉天津商業大學申請的專利一種用于異形曲面薄殼類零件的緩沖包裝物快速設計方法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15203770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9-23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210668640.4,技術領域涉及:G06F30/12;該發明授權一種用于異形曲面薄殼類零件的緩沖包裝物快速設計方法是由王勇;王譽霖;劉恒麗;劉昊言;張曉川;張雷;李麗軍;楊佳;李亞妮;胡曦冉;張書銘;仇吉星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2-06-14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一種用于異形曲面薄殼類零件的緩沖包裝物快速設計方法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明公開的一種用于異形曲面薄殼類零件的緩沖包裝物快速設計方法,通過預先建立或導入異形曲面薄殼類零件的三維模型,并預先建立標準的EPE緩沖材料包裝毛坯模型,通過將異形曲面薄殼類零件的三維模型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導入到標準的EPE緩沖材料包裝毛坯模型中,對異形曲面薄殼類零件的三維模型在EPE緩沖材料包裝毛坯模型底面形成的投影線進行外擴處理,確定需要切除掉的位置并切割,然后將已切割的毛坯模型部分并轉化為二維圖像,激光切割機通過二維圖像對毛坯實物進行切除,獲得異形曲面薄殼類零件的緩沖包裝物。本發明可對異形曲面薄殼類零件的緩沖包裝材料進行布局優化,提高設計效率,給EPE緩沖包裝材料的生產加工帶來便利。
本發明授權一種用于異形曲面薄殼類零件的緩沖包裝物快速設計方法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一種用于異形曲面薄殼類零件的緩沖包裝物快速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對于需要包裝的全部多個異形曲面薄殼類零件,預先建立每個異形曲面薄殼類零件的三維模型,或者導入已有的異形曲面薄殼類零件的三維模型; 第二步,預先建立標準的EPE緩沖材料包裝毛坯模型; 第三步,預先確定零件最大外圍尺寸的三個等級,對全部多個異形曲面薄殼類零件進行分類; 零件最大外圍尺寸的三個等級包括第一等級、第二等級和第三等級; 第一等級至第三等級的零件最大外圍尺寸的數值逐漸減小; 第四步,分析全部多個異形曲面薄殼類零件的三維模型,分析出每個異形曲面薄殼類零件的三維模型中的凸面和凹面; 第五步,對于每個異形曲面薄殼類零件的三維模型,分別將每個異形曲面薄殼類零件的三維模型中的凸面朝下設置,然后獲得每個異形曲面薄殼類零件的三維模型中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個最高點,并根據這三個最高點構建一個參考平面; 第六步,對于每個異形曲面薄殼類零件的三維模型,分別旋轉移動其具有的參考平面,使得旋轉后的參考平面與水平面相平行,然后建立每個異形曲面薄殼類零件的三維模型的基準坐標系,保證該基準坐標系的z軸方向垂直于水平面; 第七步,將第一等級的零件最大外圍尺寸范圍內的異形曲面薄殼類零件的三維模型,導入到第二步建立的標準的EPE緩沖材料包裝毛坯模型內,獲得第一導入后EPE緩沖材料包裝毛坯模型; 第八步,將第二等級的零件最大外圍尺寸范圍內的異形曲面薄殼類零件的三維模型,繼續導入到第七步獲得的第一導入后EPE緩沖材料包裝毛坯模型內,獲得第二導入后EPE緩沖材料包裝毛坯模型; 第九步,將第三等級的零件最大外圍尺寸范圍內的異形曲面薄殼類零件的三維模型,繼續導入到第八步獲得的第二導入后EPE緩沖材料包裝毛坯模型內,獲得第三導入后EPE緩沖材料包裝毛坯模型; 第十步,將全部多個異形曲面薄殼類零件的三維模型,對第三導入后EPE緩沖材料包裝毛坯模型的底面進行投影,獲得全部多個異形曲面薄殼類零件的三維模型的初始投影圖像,然后將每個初始投影圖像上的每條投影線均外擴預設距離,獲得外擴后投影圖像; 第十一步,對于每個異形曲面薄殼類零件的三維模型,將其具有的外擴后投影圖像中的每條外擴后的投影線,均沿著該異形曲面薄殼類零件的三維模型的基準坐標系的z軸方向拉伸,然后對第三導入后EPE緩沖材料包裝毛坯模型上的對應位置進行切割,獲得已切割的EPE緩沖材料包裝毛坯模型部分; 第十二步,將已切割的EPE緩沖材料包裝毛坯模型部分導出為二維圖形,再將該二維圖形輸入到現有的EPE緩沖材料激光切割機上,現有的EPE緩沖材料激光切割機根據該二維圖形,對一個與標準的EPE緩沖材料包裝毛坯模型對應的EPE緩沖材料包裝毛坯實物進行切割操作,最終獲得用于異形曲面薄殼類零件的緩沖包裝物。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天津商業大學,其通訊地址為:300134 天津市北辰區津霸公路東口;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