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學趙凍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獲悉昆明理工大學申請的專利利用流體包裹體判定巖漿熱液礦床多金屬礦體深部延展的方法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16148940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9-12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310000141.2,技術領域涉及:G01V9/00;該發明授權利用流體包裹體判定巖漿熱液礦床多金屬礦體深部延展的方法是由趙凍;韓潤生;付雨昕;劉飛;張小培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3-01-02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利用流體包裹體判定巖漿熱液礦床多金屬礦體深部延展的方法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流體包裹體判定巖漿熱液礦床多金屬礦體深部延展的方法,該方法是在大比例尺構造?蝕變巖相學填圖的基礎上,系統開展流體包裹體地球化學研究,查明成礦流體溫度、鹽度等物理化學條件、流體演化特征,并估算其成礦深度。基于地質?溫度、地質?鹽度異常圖的空間分布特征,構建熱液型多金屬礦床找礦模型,提取流體包裹體溫度和鹽度垂向變化的深延指示標志,并判定多金屬礦體的深延規律;該方法解決了巖漿熱液礦床深部礦體定位難的技術難題,有助于推斷深部礦體群的空間定位規律,為深部資源勘查和縮短找礦周期提供重要地質依據。
本發明授權利用流體包裹體判定巖漿熱液礦床多金屬礦體深部延展的方法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一種利用流體包裹體判定巖漿熱液礦床多金屬礦體深部延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驟進行: 步驟一、針對某一巖漿熱液礦床進行野外地質調研,并采用大比例尺構造-蝕變巖相學填圖,采集該礦床不同標高、不同類型的礦化-蝕變樣品,并記錄其空間坐標位置; 鑒別采集的礦化-蝕變礦物的共生組合關系,劃分出礦化-蝕變礦物的生成順序表,然后從礦化-蝕變樣品中選取熱液成礦階段的半透明-透明礦物,將其加工成雙面拋光的流體包裹體片; 步驟二、流體包裹體分析測試 通過光學顯微鏡觀察流體包裹體片中的流體包裹體的形態、大小、類型、分布特征,鑒別出礦物生長過程中捕獲的形態規則、氣液比值穩定的原生包裹體;利用流體包裹體顯微測溫的冷熱臺裝置獲取不同成礦階段熱液礦物的原生包裹體的均一溫度、冰點溫度、子礦物融化溫度,并依據冰點溫度、子礦物融化溫度換算出原生包裹體的鹽度; 步驟三、測試數據處理 將每個采樣點的坐標和不同成礦階段熱液礦物原生包裹體的鹽度構建成原生包裹體鹽度數據庫;將每個采樣點的坐標和不同成礦階段熱液礦物原生包裹體的均一溫度構建成原生包裹體均一溫度數據庫; 步驟四、流體包裹體深延指標構建及礦體深延規律判別 A、將原生包裹體鹽度數據庫、原生包裹體均一溫度數據庫導入數據分析軟件中,分別繪制出不同中段、不同剖面原生包裹體的鹽度、溫度等值線圖; B、將不同中段、不同剖面原生流體包裹體的鹽度、溫度等值線圖與該礦床同比例尺的實際地質圖疊合后,獲得地質-溫度、地質-鹽度異常等值線圖;取最晚期熱液礦物形成時的均一溫度和鹽度為異常下限值,在地質-溫度、地質-鹽度異常等值線圖上圈定出溫度、鹽度異常的高值區域,并分析高值區異常的分布特征,具體包括異常的形態、范圍、數量、大小,并總結高值異常區的變化規律,以及剖面等值線圖中異常區的變化規律; C、提取判斷礦體深延的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 基于步驟二鑒別出的原生包裹體,將其氣液比值、子礦物包裹體的相對含量作為評價礦體深延的定性指標; 基于步驟B的地質-溫度、地質-鹽度異常等值線圖,分別從圍巖至礦體、從淺部至深部繪制出溫度等值線圖切剖面圖、鹽度等值線圖切剖面圖,由此得出從低值異常區至高值異常區的等值線的曲線圖,根據曲線圖得出平面上、剖面上原生包裹體溫度、鹽度高值異常區的寬度、長度和垂差的變化范圍,并將其作為評價礦體深延的定量指標; D、基于步驟C獲取的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從圍巖至礦體、從淺部至深部,當同一地質體的原生包裹體的氣液比值、子礦物包裹體數量逐漸增大,同時,原生包裹體的溫度、鹽度高值異常區的長度寬度和垂差有增強或突變的趨勢,則推斷礦體向深部延伸; 結合淺部已有中段礦床地質事實,對比定量指標和已知淺部礦體空間位置之間的關系,根據地質-溫度、地質-鹽度異常等值線圖上不同中段、不同剖面高溫-高鹽度異常區域異常中心的偏移方向判斷流體大致運移方向,并依據長度、寬度和垂差的周期變化范圍綜合研判多金屬礦體的深延距離。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昆明理工大學,其通訊地址為:650093 云南省昆明市五華區學府路253號;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