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吳光強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獲悉同濟大學申請的專利基于時頻分析的混合動力傳動系統參數優化方法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19720794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9-12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411904598.7,技術領域涉及:G06F30/27;該發明授權基于時頻分析的混合動力傳動系統參數優化方法是由吳光強;張逸哲;叢國慶;代云龍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4-12-23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基于時頻分析的混合動力傳動系統參數優化方法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基于時頻分析的混合動力傳動系統參數優化方法,包括:步驟1、建立混合動力傳動系統的動力學模型;步驟2、建立發動機的總瞬態扭矩模型Te;步驟3、建立扭轉減振器的傳遞扭矩模型Td;步驟4、計算變速箱的輸入軸上齒輪的總轉動慣量J3、輸出軸上齒輪的總轉動慣量J4;步驟5、計算車身的轉動慣量Jbody、驅動電機MG2的輸出扭矩Tmg2、阻力扭矩T1;步驟6、建立混合動力模式下的運動微分方程組;步驟7、基于運動微分方程組,進行時頻分析;步驟8、選擇若干個關鍵參數作為優化變量;步驟9、設定約束條件和目標函數;步驟10、執行遺傳算法,獲取最優解。本發明建立混合動力傳動系統模型,結合時頻分析和多目標遺傳算法,實現對傳動系統的優化設計。
本發明授權基于時頻分析的混合動力傳動系統參數優化方法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一種基于時頻分析的混合動力傳動系統參數優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建立混合動力傳動系統的動力學模型,其包括: 發動機和飛輪,所述飛輪與發動機的輸出軸連接; 扭轉減振器,其初級質量與飛輪固接,其次級質量與變速箱的輸入軸連接;次級質量和初級質量之間設置減振彈簧; 所述變速箱,包括輸出軸和輸入軸; 主減速器-差速器,其包括2個輸出軸,每輸出軸均連接一個半軸,半軸上安裝驅動輪;所述主減速器-差速器通過齒輪組分別與變速箱、驅動電機MG2連接; 步驟2、建立發動機的總瞬態扭矩模型Te; 步驟3、建立扭轉減振器的傳遞扭矩模型Td; 步驟4、計算變速箱的輸入軸上齒輪的總轉動慣量J3、輸出軸上齒輪的總轉動慣量J4; 步驟5、計算車身的轉動慣量Jbody、驅動電機MG2的輸出扭矩Tmg2、阻力扭矩T1; 步驟6、建立包含Te、Td、J3、J4、Jbody、Tmg2、T1的混合動力模式下動力傳動系統的運動微分方程組; 步驟7、基于運動微分方程組,進行時頻分析; 步驟8、選擇若干個關鍵參數作為優化變量; 步驟9、設定約束條件和目標函數; 步驟10、執行遺傳算法,獲取最優解; 步驟5中Jbody、Tmg2和T1的表達式具體為: Tl=Ff+Fw·rw Ff=fmg m為整車質量,為設定值; rw為驅動輪的半徑,為設定值; ig、i0分別為變速箱、主減速器的傳動比;t為仿真時間,為設定值; Ttar為電機的目標扭矩,為設定值; τ為電機轉矩響應時間; Tmax為驅動電機MG2輸出的最大扭矩; Ff為滾動阻力; Fw為空氣阻力; f為驅動輪與路面間的滾動阻力系數; m為整車質量; CD為空氣阻力系數; A為整車迎風面積; u為車速; 步驟6中運動微分方程組為: Ji為第i個部件的等效轉動慣量; θi為第i個部件的轉角; kij為第i個部件與第j個部件之間的等效扭轉剛度; cij為第i個部件與第j個部件之間的等效粘性阻尼; 其中,i、j的取值集合,包括發動機扭轉減速器、變速箱輸入軸、變速箱輸出軸、主減速器、左驅動力、右驅動輪、發電機MG1轉子、驅動電機MG2轉子。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同濟大學,其通訊地址為:200092 上海市楊浦區四平路1239號;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