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華南工程有限公司郭立棟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獲悉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華南工程有限公司申請的專利島橋結合部施工方法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20099868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9-09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510585051.3,技術領域涉及:E01D21/00;該發明授權島橋結合部施工方法是由郭立棟;樊文策;岳遠征;劉昊檳;張海英;黃興濤;李賀;劉志龍;鄢智;陳鳴新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5-05-08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島橋結合部施工方法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明涉及一種島橋結合部施工方法,屬于水利工程技術領域。該島橋結合部施工方法用于人工島與橋梁相連接部分的施工,其中,人工島采用鋼圓筒圍堰成島方法建造,島橋結合部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橋墩樁基施工平臺搭設;箱梁支架搭設;隔離擋墻施工;拋石斜坡堤與橋梁樁基橋墩交叉施工;箱梁施工。該島橋結合部施工方法在人工島島壁與橋墩樁基之間建造隔離擋墻,且島壁拋石斜坡堤與橋梁樁采取交叉施工方式,減少了橋墩樁基施工與人工島島壁施工的相互不利影響,顯著降低了施工風險。
本發明授權島橋結合部施工方法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島橋結合部施工方法,用于人工島與橋梁相連接部分的施工,其中,所述人工島采用鋼圓筒圍堰成島方法建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橋墩樁基施工平臺搭設:在待建造橋梁的1號橋墩的預設建造位置處架設橋墩樁基施工平臺; 箱梁支架搭設:在所述橋墩樁基施工平臺與島橋結合部鋼圓筒之間搭設箱梁支架; 隔離擋墻施工:在所述橋墩樁基施工平臺與所述箱梁支架之間的區域內建造沿所述待建造橋梁的寬度方向延伸的隔離擋墻,以將位于所述島橋結合部鋼圓筒以外且位于所述待建造橋梁下方的空間分隔為位于所述島橋結合部鋼圓筒與所述隔離擋墻之間的島壁施工區域和位于所述隔離擋墻遠離所述島橋結合部鋼圓筒一側的樁基施工區域; 拋石斜坡堤與橋梁樁基橋墩交叉施工,包括如下步驟: 在所述島壁施工區域進行所述拋石斜坡堤的第一階段拋石施工,同時在所述樁基施工區域進行反壓拋石施工; 在所述第一階段拋石施工和所述反壓拋石施工結束后,在所述樁基施工區域利用所述橋墩樁基施工平臺進行1號橋墩樁基施工,同時在所述島壁施工區域進行所述拋石斜坡堤的第二階段拋石施工,并同時在所述島橋結合部鋼圓筒內進行所述待建造橋梁的0號橋臺樁基施工和0號橋臺澆筑施工; 在所述1號橋墩樁基施工完成后,進行1號橋墩澆筑施工,并在所述1號橋墩澆筑施工完成后,在所述樁基施工區域內進行所述拋石斜坡堤的剩余拋石施工; 箱梁施工:利用所述箱梁支架在所述0號橋臺和所述1號橋墩之間架設箱梁; 其中,所述隔離擋墻為鋼管樁擋墻,所述鋼管樁擋墻包括成排設置的鋼管樁以及用于將所述鋼管樁連接為一體的圍囹,所述圍囹為兩根,兩根所述圍囹相對設置于所述鋼管樁的兩側; 所述隔離擋墻施工步驟的具體步驟為: 將用于建造所述隔離擋墻的兩根所述圍囹連接于用于懸掛所述圍囹的輔助連接器;連接所述圍囹時,使兩根所述圍囹相對,且兩根所述圍囹之間的距離等于用于建造所述隔離擋墻的所述鋼管樁的外徑; 將所述輔助連接器連接在所述橋墩樁基施工平臺和所述箱梁支架之間,以使所述輔助連接器連接的兩根所述圍囹懸掛在待建造的所述隔離擋墻的建造位置處; 在兩根所述圍囹之間的空間內對用于建造所述隔離擋墻的所述鋼管樁的樁位逐一進行放樣,并在放樣獲得的樁位處逐一振沉所述鋼管樁; 將對拉桿從相鄰的兩個所述鋼管樁之間穿過,并利用所述對拉桿緊固連接位于所述鋼管樁兩側的兩根所述圍囹,以利用兩根所述圍囹夾緊所述鋼管樁,完成所述圍囹與所述鋼管樁的連接; 其中,所述輔助連接器包括: 懸掛梁,其兩端分別連接于所述橋墩樁基施工平臺和所述箱梁支架,其安裝高度高于待建造的所述隔離擋墻的設計頂標高,以橫跨于待建造的所述隔離擋墻的上方; 相對設置的兩個圍囹連接件,兩個所述圍囹連接件分別用于連接兩根所述圍囹,所述圍囹連接件的上端連接于所述懸掛梁、下端用于連接所述圍囹,所述圍囹連接件下端與所述懸掛梁之間的垂直距離大于所述懸掛梁的安裝高度與待建造的所述隔離擋墻的設計頂標高之間的差值。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華南工程有限公司,其通訊地址為:300461 天津市濱海新區天津港保稅區躍進路航運服務中心8號樓;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