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建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王博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獲悉中電建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的專利一種交叉流微通道換熱器結構設計及性能優化方法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20277734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9-12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510735971.9,技術領域涉及:G06F30/10;該發明授權一種交叉流微通道換熱器結構設計及性能優化方法是由王博;朱曉林;賀旭東;劉峻;夏柳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5-06-04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一種交叉流微通道換熱器結構設計及性能優化方法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一種交叉流微通道換熱器結構設計及性能優化方法,通過建立逆流單通道模型進行微通道尺寸、壁面厚度、通道中間距和截面形狀的篩選,并在最佳結構參數基礎上,建立交叉流微通道換熱器局部模型,通過確定交叉流微通道換熱器結構參數的優化順序,調整截面形狀、通道尺寸等結構參數,進行換熱能力和均勻性的迭代優化,得到換熱量和熱應力均滿足要求的交叉流微通道換熱器芯體結構。該方法可減少交叉流微通道換熱器在設計及優化過程中的仿真計算量,并針對冷熱流體交叉流動引起的溫度分布不均勻的現象進行優化,可有效減弱交叉流微通道換熱器內的傳熱不均勻性。
本發明授權一種交叉流微通道換熱器結構設計及性能優化方法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一種交叉流微通道換熱器結構設計及性能優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分別建立不同微通道尺寸、壁面厚度、通道中間距和截面形狀的逆流微通道三維結構模型; S2:建立不同結構微通道的流動傳熱模型并進行仿真計算,以綜合性能評價因子、Colburn因子和表面積密度為評價指標,篩選出逆流條件下性能最佳的冷側和熱側微通道結構參數; S3,依據換熱器的換熱量設計要求計算換熱面積:,其中為冷熱逆流微通道的總傳熱系數,為對數平均溫差; 設置換熱面積裕量系數,得到交叉流微通道換熱器換熱面積:; 依據換熱面積結合空間要求給出單層通道數量和板片數量; S4,分析傳熱性能和均勻性對結構參數的敏感性,按照敏感性的程度,依次對交叉流微通道換熱器的結構參數進行迭代調整優化和仿真驗證,當換熱量和熱應力均滿足要求時,輸出交叉流微通道換熱器芯體結構; 所述步驟S4具體包括: S41,分析傳熱性能和均勻性對結構參數的敏感性,確定交叉流微通道換熱器性能優化中結構參數調整的次序和方向; S42,依據步驟S41獲得的結構參數優化次序和方向,在已獲得的最佳逆流微通道結構的基礎上,依次調整交叉流微通道換熱器局部三維模型中的結構參數,并開展流動傳熱計算,篩選換熱能力較優且均勻性滿足設定要求的微通道結構; S43,建立單層交叉流微通道換熱器三維整體模型,通過流動傳熱仿真,驗證交叉流微通道換熱器是否達到設計要求;若未達到設計要求,則重復步驟S3、S42、S43進行迭代調整優化;若達到設計要求,則進行熱應力分析; S44,當最大熱應力超過材料許用應力時,優先調整單層通道數量和通道層數,以提高溫度分布均勻性,并重復步驟S43和步驟S44進行驗證和迭代優化;當換熱量和熱應力均滿足要求時,輸出交叉流微通道換熱器芯體結構。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中電建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其通訊地址為:100162 北京市大興區宏業東路1號院28號樓1層101;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