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智辰智能農(nóng)業(yè)裝備有限公司;福建省三明市農(nóng)業(yè)學校嚴積淼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jiān)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wǎng)獲悉福建智辰智能農(nóng)業(yè)裝備有限公司;福建省三明市農(nóng)業(yè)學校申請的專利軌道運輸機智能控制系統(tǒng)獲國家發(fā)明授權專利權,本發(fā)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15610452B 。
龍圖騰網(wǎng)通過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官網(wǎng)在2025-08-29發(fā)布的發(fā)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fā)明授權的專利申請?zhí)?專利號為:202211152020.1,技術領域涉及:B61C9/12;該發(fā)明授權軌道運輸機智能控制系統(tǒng)是由嚴積淼;周國輝;林觀釬;黃曉明;盧文斌設計研發(fā)完成,并于2022-09-21向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軌道運輸機智能控制系統(tǒng)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fā)明公開了軌道運輸機智能控制系統(tǒng),包括設置在車頭本體上的遙控換擋系統(tǒng)、設置在車廂底面的制動輔助系統(tǒng)和智能變軌系統(tǒng),所述車廂底面設置有承載板,所述承載板靠近車廂寬度中線的側面設置有行走組件,所述行走組件的行走主軸外側設置有測速組件,所述行走主軸遠離車廂寬度中線的端部貫穿所述承載板且連接有制動組件。有益效果在于:能夠實現(xiàn)自動換檔和自動駐車,兩者配合能夠實現(xiàn)車頭本體在軌道系統(tǒng)上不同位置進行停駐和轉換移動方向,運輸靈活性高;無需人工隨車操作大大降低了操控人員的勞動強度,運輸效率高;通過車廂的自制動,能夠使車廂行駛更平穩(wěn),保證運輸產(chǎn)品安全;通過智能變軌系統(tǒng)能夠實現(xiàn)軌道的自動變換,滿足不同運輸需求。
本發(fā)明授權軌道運輸機智能控制系統(tǒng)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軌道運輸機智能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車頭本體(1)上的遙控換擋系統(tǒng)、設置在車廂(2)底面的制動輔助系統(tǒng)和智能變軌系統(tǒng)(3); 所述遙控換擋系統(tǒng)包括設置在車頭本體(1)上的控制器、換擋組件、駐車組件和低速驅動組件(16),所述換擋組件、所述駐車組件和所述低速驅動組件(16)均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所述低速驅動組件(16)與車頭本體(1)的變速箱輸入軸相連接,用于驅動車頭本體(1)的變速箱輸入軸低速旋轉消除變速箱內(nèi)部傳動齒輪的頂齒現(xiàn)象; 所述換擋組件包括換擋支架(5)和換擋撥塊(8),所述換擋撥塊(8)轉動連接在車頭本體(1)的變速箱外側,所述換擋撥塊(8)上部設置有用于放置車頭本體(1)的換擋桿(9)的凹槽(801),所述換擋支架(5)底部鉸接有換擋電動伸縮桿(6),所述換擋電動伸縮桿(6)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所述換擋電動伸縮桿(6)的伸縮端連接有彈性伸縮桿(7),所述彈性伸縮桿(7)遠離所述換擋電動伸縮桿(6)的端部與所述換擋撥塊(8)鉸接,用于在所述換擋電動伸縮桿(6)的驅動下帶動所述換擋撥塊(8)旋轉,使換擋桿(9)在變速箱的前進擋和后退擋之間變換;所述彈性伸縮桿(7)的固定端外側設置有上接觸開關(12)和下接觸開關(10),所述上接觸開關(12)和所述下接觸開關(10)均與控制器電連接,所述上接觸開關(12)和所述下接觸開關(10)沿所述彈性伸縮桿(7)的軸線錯位分布,所述彈性伸縮桿(7)的伸縮內(nèi)端連接有觸發(fā)桿(11),所述觸發(fā)桿(11)位于所述上接觸開關(12)和所述下接觸開關(10)之間; 所述駐車組件包括駐車上搖臂(18),所述駐車上搖臂(18)位于車頭本體(1)外側,所述駐車上搖臂(18)底端鉸接有駐車下?lián)u臂(17),所述駐車下?lián)u臂(17)背面和表面分別與車頭本體(1)的駐車推桿(15)以及油門線(14)相鉸接;所述駐車上搖臂(18)外側鉸接有駐車電動伸縮桿(13),所述駐車電動伸縮桿(13)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所述駐車電動伸縮桿(13)的伸縮端與所述駐車下?lián)u臂(17)鉸接,用于推動所述駐車下?lián)u臂(17)帶動駐車推桿(15)和油門線(14)移動; 所述制動輔助系統(tǒng)包括設置在所述車廂(2)底面的承載板(23),所述承載板(23)靠近車廂(2)寬度中線的側面設置有行走組件(24),所述行走組件(24)與智能變軌系統(tǒng)(3)的軌道相配合,用于輔助車廂(2)在軌道上行駛,所述行走組件(24)的行走主軸(2401)外側設置有測速組件,所述測速組件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用于檢測行走主軸(2401)的轉速; 所述行走主軸(2401)遠離車廂(2)寬度中線的端部貫穿所述承載板(23)且連接有制動組件(25),所述制動組件(25)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用于對行走主軸(2401)進行摩擦制動; 所述智能變軌系統(tǒng)(3)包括觸發(fā)系統(tǒng)(4)、主導軌(29)、第一支導軌(40)、第二支導軌(42)和太陽能充電組件(33),所述主導軌(29)、所述第一支導軌(40)和所述第二支導軌(42)呈不連接的“Y”字形結構分布,所述主導軌(29)、所述第一支導軌(40)和所述第二支導軌(42)之間設置有固定座(28),所述固定座(28)表面設置有控制箱(32)、第一承載柱(41)和第二承載柱(43),所述太陽能充電組件(33)與所述控制箱(32)電連接,所述第一承載柱(41)位于主導軌(29)和第一支導軌(40)之間,所述第二承載柱(43)位于主導軌(29)和第二支導軌(42)之間,所述第一承載柱(41)和所述第二承載柱(43)外側分別活動設置有第一升降管(36)和第二升降管(37),所述第一升降管(36)和所述第二升降管(37)上端分別連接有第一銜接導軌(31)和第二銜接導軌(30);所述固定座(28)表面設置有第一撐頂組件(34)和第二撐頂組件(35),分別用于驅動第一升降管(36)和第二升降管(37)升降,所述第一承載柱(41)和所述第二承載柱(43)外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旋轉驅動件和第二旋轉驅動件,分別用于驅動第一升降管(36)和第二升降管(37)旋轉,分別實現(xiàn)第一銜接導軌(31)與主導軌(29)和第一支導軌(40)的對接,第二銜接導軌(30)與主導軌(29)和第二支導軌(42)的對接,所述第一撐頂組件(34)、所述第一旋轉驅動件、所述第二撐頂組件(35)和所述第二旋轉驅動件均與所述控制箱(32)電連接; 所述觸發(fā)系統(tǒng)(4)包括設置在主導軌(29)外側的第一主軌接觸開關(401)和第二主軌接觸開關(402)、設置在車頭本體(1)底部外側的安裝軸(403)、設置在第一支導軌(40)外側的第一支軌接觸開關(407)和設置在第二支導軌(42)外側的第二支軌接觸開關(408),所述第一主軌接觸開關(401)、所述第二主軌接觸開關(402)、所述第一支軌接觸開關(407)和所述第二支軌接觸開關(408)均與所述控制箱(32)電連接,所述第一主軌接觸開關(401)與所述第一支軌接觸開關(407)相對應,所述第二主軌接觸開關(402)與所述第二支軌接觸開關(408)相對應,所述安裝軸(403)外側套裝有第一觸發(fā)凸輪(405)和第二觸發(fā)凸輪(406),所述第一觸發(fā)凸輪(405)與所述第一主軌接觸開關(401)相對應,所述第二觸發(fā)凸輪(406)與所述第二主軌接觸開關(402)相對應,所述安裝軸(403)外端通過螺紋連接有鎖緊螺母(404); 所述彈性伸縮桿(7)包括固定管(703),所述固定管(703)一端密封另一端開口,所述固定管(703)的密封端與所述換擋撥塊(8)鉸接,所述固定管(703)的開口端設置有導向環(huán)(702),所述導向環(huán)(702)內(nèi)部滑動設置有連接桿(701),所述連接桿(701)外端與所述換擋電動伸縮桿(6)相連接,所述連接桿(701)內(nèi)端伸入所述固定管(703)內(nèi)部且連接有滑塊(707),所述固定管(703)外壁貫穿設置有通槽(708),所述通槽(708)沿所述固定管(703)軸向方向延伸,所述滑塊(707)與所述觸發(fā)桿(11)相連接,所述觸發(fā)桿(11)貫穿所述通槽(708)且位于所述上接觸開關(12)和所述下接觸開關(10)之間,所述滑塊(707)與所述固定管(703)密封端之間設置有第二彈簧(709),所述滑塊(707)與所述導向環(huán)(702)之間設置有第一彈簧(704); 其中,所述固定管(703)外壁貫穿設置有滑槽(705),所述滑槽(705)沿所述固定管(703)軸向方向延伸,所述滑塊(707)外側連接有限位塊(706),所述限位塊(706)與所述滑槽(705)間隙配合; 所述換擋電動伸縮桿(6)的伸縮端設置有套管(601),所述連接桿(701)與所述套管(601)插接配合,所述套管(601)外壁貫穿設置有定位螺紋孔(602),用于旋擰螺栓將所述連接桿(701)鎖緊固定在所述套管(601)內(nèi)部;所述固定管(703)的密封端設置有連接耳板(710),所述連接耳板(710)與所述換擋撥塊(8)鉸接; 所述換擋撥塊(8)呈直角三角形結構,所述換擋撥塊(8)的直角端與車頭本體(1)的變速箱轉動連接,所述凹槽(801)設置在所述換擋撥塊(8)位于上部的銳角端部,所述換擋撥塊(8)位于下方的銳角端部與所述連接耳板(710)鉸接; 所述駐車上搖臂(18)轉動連接在車頭本體(1)外側,所述駐車上搖臂(18)前表面設置有駐車傳動軸(19),所述駐車傳動軸(19)與車頭本體(1)的手動駐車桿(21)外側的凸輪結構(20)相接觸,所述駐車下?lián)u臂(17)與車頭本體(1)外側之間連接有拉簧(22),用于沿車頭駐車推桿(15)的延伸方向拉動所述駐車下?lián)u臂(17); 其中,所述駐車傳動軸(19)外側設置有軸承,且該軸承與車頭本體(1)的手動駐車桿(21)外側的凸輪結構(20)相接觸; 所述低速驅動組件(16)包括驅動支架(1601),所述驅動支架(1601)連接在車頭本體(1)外側,所述驅動支架(1601)外側設置有減速電機(1602),所述減速電機(1602)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所述減速電機(1602)的輸出端通過聯(lián)軸器(1603)連接有單向離合器(1604),所述單向離合器(1604)的殼體與車頭本體(1)的變速箱輸入軸相連接。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lián)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福建智辰智能農(nóng)業(yè)裝備有限公司;福建省三明市農(nóng)業(yè)學校,其通訊地址為:365500 福建省三明市沙縣金古工業(yè)園區(qū)金屬加工集中區(qū)U地塊E區(qū);或者聯(lián)系龍圖騰網(wǎng)官方客服,聯(lián)系龍圖騰網(wǎng)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wǎng)”。
1、本報告根據(jù)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shù)據(jù)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shù)據(jù)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fā)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yè)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jù)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