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節能(資陽)環保能源有限公司薛新利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獲悉中節能(資陽)環保能源有限公司申請的專利垃圾填埋系統的滲瀝液接收斗與工作方法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16764304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8-26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310838302.5,技術領域涉及:B01D29/085;該發明授權垃圾填埋系統的滲瀝液接收斗與工作方法是由薛新利;朱萬強;楊民;賴建冬;劉剛;樊翔坷;余浩志;李宇豪;張進杰;向剛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3-07-10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垃圾填埋系統的滲瀝液接收斗與工作方法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垃圾填埋系統的滲瀝液接收斗,包括滲瀝液過濾斗;滲瀝液過濾斗包括固液分離箱體,固液分離箱體內設置有隔板,隔板的兩側分別為固體殘渣收集倉和液體收集倉,液體收集倉的底部設置有液體導出口,液體導出口連通外部的滲瀝液輸出管道;本發明的結構簡單,在常態下能起到正常的對垃圾滲瀝液過濾過程,從而杜絕輸送垃圾滲瀝液的管道的堵塞問題。
本發明授權垃圾填埋系統的滲瀝液接收斗與工作方法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垃圾填埋系統的滲瀝液接收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滲瀝液過濾斗(30),滲瀝液過濾斗(30)包括固液分離箱體(2),所述固液分離箱體(2)內設置有隔板(18),所述隔板(18)的兩側分別為固體殘渣收集倉(20)和液體收集倉(16),液體收集倉(16)的上側設置有圓弧狀過濾壁(15);所述圓弧狀過濾壁(15)上均布有過濾孔(9),液體收集倉(16)的底部設置有液體導出口(17),液體導出口(17)連通外部的滲瀝液輸出管道; 圓弧狀過濾壁(15)凸向液體收集倉(16),所述圓弧狀過濾壁(15)的順時針端與所述隔板(18)上端固定,且圓弧狀過濾壁(15)的圓弧趨勢沿逆時針方向逐漸升高; 圓弧狀過濾壁(15)的上方兩側分別固定有兩側板(31);兩側板(31)之間活動設置有固體殘渣刮除塊(22);所述固體殘渣刮除塊(22)的外表面包括下側的下凸圓弧弧面(21)和上側的滑落平面(23); 所述固體殘渣刮除塊(22)的下凸圓弧弧面(21)的弧面半徑與所述圓弧狀過濾壁(15)上側的凹弧面(5)的弧面半徑一致; 下凸圓弧弧面(21)的逆時針端與滑落平面(23)一端的相交處形成刮除鋒刃(27),所述刮除鋒刃(27)與所述凹弧面(5)的順時針端滑動配合; 在常態下,所述下凸圓弧弧面(21)封堵所述固體殘渣收集倉(20)上方的開口,滑落平面(23)、凹弧面(5)和兩側板(31)共同圍合成過濾斗腔(34),所述過濾斗腔(34)內的垃圾滲瀝液通過圓弧狀過濾壁(15)上的過濾孔(9)下漏到液體收集倉(16)內; 圓弧狀過濾壁(15)的圓弧軸線處同軸心設置有能主動旋轉的轉軸(26),轉軸(26)通過擺臂(24)與所述固體殘渣刮除塊(22)的側部固定; 固體殘渣刮除塊(22)的下凸圓弧弧面(21)的弧面軸線與轉軸(26)軸線重合; 圓弧狀過濾壁(15)的逆時針端固定連接有斜壁(13),斜壁(13)的上表面為斜面(12),斜面(12)的下端設置有推鏟體(14),推鏟體(14)上設置有推鏟斜面(4),推鏟斜面(4)下端為推鏟鋒刃(8),推鏟鋒刃(8)在凹弧面(5)的順時針端與斜面(12)下端的連接處; 還包括原始滲瀝液漏出口(10),原始滲瀝液漏出口(10)在推鏟斜面(4)的上側; 斜面(12)上沿斜面方向固定有伸縮器(7),伸縮器(7)的伸縮桿(6)末端固定連接推鏟體(14)尾部; 固體殘渣刮除塊(22)繞轉軸(26)的軸線逆時針旋轉過程中,下凸圓弧弧面(21)沿凹弧面(5)的弧面逆時針滑動,從而使刮除鋒刃(27)沿逆時針方向在凹弧面(5)上做刮除動作,當刮除鋒刃(27)沿凹弧面(5)的逆時針方向運動至與推鏟鋒刃(8)重合時,滑落平面(23)剛好與斜面(12)平行且共面,與此同時下凸圓弧弧面(21)與凹弧面(5)重合,并使固體殘渣收集倉(20)上方的開口暴露,此時滑落平面(23)下部的滑落端對應固體殘渣收集倉(20)上方的開口;隨后,伸縮桿(6)的伸出能使推鏟體(14)從斜面(12)做斜向下的推鏟運動到滑落平面(23)上。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中節能(資陽)環保能源有限公司,其通訊地址為:641300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寶臺鎮江河壩村13組;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