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鑫晟坤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成曉河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獲悉山西鑫晟坤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申請的專利礦山掘進機多向自適應拆卸裝置、控制系統及標定方法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19734303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9-16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510248993.2,技術領域涉及:B25J15/08;該發明授權礦山掘進機多向自適應拆卸裝置、控制系統及標定方法是由成曉河;成曉洋;岳建國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5-03-04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礦山掘進機多向自適應拆卸裝置、控制系統及標定方法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明屬于智能制造裝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礦山掘進機多向自適應拆卸裝置、控制系統及標定方法。該拆卸裝置借助底座支架、旋轉臺、滑移支座等協同運作,實現機械手在多個維度靈活調整,其機械手依靠伺服電機配合油缸精確控制抓取動作,極大提升了抓取精度和穩定性。環形軌道和滑動座設計,進一步提升了整體操作靈活性和拆卸效率。而控制系統集成了電氣調控、液壓、圖像處理分析和數據采集系統,達成精準控制和自動化作業。此外,標定方法先獲取標準部件數據,再調整相機及控制算法參數,從而優化機械手抓取動作。本發明解決了礦山掘進機維修時部件拆裝困難、安全風險高、維修效率低等問題,全方位提升了礦山掘進機維修的效率與安全性。
本發明授權礦山掘進機多向自適應拆卸裝置、控制系統及標定方法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一種礦山掘進機多向自適應拆卸裝置,包括有底座支架(1)、以及設置在其上的旋轉臺(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支架(1)安裝有步進電機(3),所述旋轉臺(2)通過步進電機(3)驅動實現啟停,在所述旋轉臺(2)上分別安裝有滑移支座(4)、直線電機(6),在所述滑移支座(4)上滑動連接有移動平臺(5),所述直線電機(6)軸通過聯軸器與滾珠絲杠(9)相連,所述直線電機(6)通過帶動滾珠絲杠(9)旋轉驅使移動平臺(5)沿滑移支座(4)做直線運動;在所述移動平臺(5)上設置有安裝支架(7),在所述安裝支架(7)上設置有拆卸機械臂(8),所述拆卸機械臂(8)通過機電液協同控制方式完成對待維修部件的精準抓取操作; 在所述底座支架(1)設置有環形軌道(17),在所述旋轉臺(2)上安裝有滑動座(18),所述滑動座(18)沿環形軌道(17)移動,通過與步進電機(3)協調配合,實現旋轉臺(2)的多角度轉動,提高裝置操作靈活性和拆卸效率; 所述安裝支架(7)包括背靠支架(701)、側支撐架(702)及托架(703),兩個所述側支撐架(702)安裝在移動平臺(5)上,兩個所述托架(703)位于兩個側支撐架(702)之間,且四者共同位于背靠支架(701)的同一側;所述拆卸機械臂(8)包括有兩個鉸接支座(801)、轉軸(802)以及連桿(803),所述連桿(803)通過轉軸(802)與鉸接支座(801)相連,在所述背靠支架(701)上安裝有伺服電機(10),所述伺服電機(10)軸通過聯軸器與其中一轉軸(802)相連接,在兩個所述托架(703)之間通過連接軸(804)轉動設置有擺臂(805),所述擺臂(805)的一端部與兩個連桿(803)之間通過伸縮臂(806)相鉸接,另一端部鉸接有機械手(807),在所述機械手(807)與托架(703)之間鉸接有第一油缸(808),兩個所述第一油缸(808)共同用于精確控制機械手(807)的抓取動作; 所述機械手(807)包括有連接端頭(8071)、以及分別安裝在其上的油缸連接耳(8072)與機械手連接座(8073),在所述機械手連接座(8073)分別通過旋轉軸(8074)安裝有兩個夾爪(8076),在兩個所述旋轉軸(8074)上分別安裝有相嚙合的齒輪(8075),在所述機械手連接座(8073)上安裝有防護擋板(8079),所述防護擋板(8079)用于保護齒輪(8075)和旋轉軸(8074)免受外界沖擊,在其中一夾爪(8076)上設置有油缸鉸接座(8077),在所述油缸鉸接座(8077)與油缸連接耳(8072)之間通過第二油缸(8078)相連,所述第二油缸(8078)用于控制夾爪(8076)的開合,實現對待維修部件的穩定抓取和精準定位。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山西鑫晟坤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其通訊地址為:032100 山西省呂梁市文水縣鳳城鎮桑村村北海鋼大道;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