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華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孫常潑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獲悉耀華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申請的專利一種木結構建筑用護欄施工方法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16397916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9-05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310288933.4,技術領域涉及:E04G23/02;該發明授權一種木結構建筑用護欄施工方法是由孫常潑;鐘洪奎;丁永輝;胡鐘杰;高水華;李小君;謝霖軍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3-03-22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一種木結構建筑用護欄施工方法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木結構建筑用護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制成鋼結構護欄;b、對木結構柱測量放樣;c、安裝限位結構;d、在木結構柱外側固定內鋼板;e、在外鋼板上安裝鋼結構調整架;f、在內鋼板的外側固定外鋼板;g、在鋼結構調整架上安裝固定鋼板;h、將鋼結構護欄和固定鋼板焊接;i、對外鋼板刷漆,再對固定鋼板、鋼結構護欄和鋼結構調整架刷漆。本發明能解決鋼結構護欄和木結構柱之間的固定連接。能對木結構柱的底部起到保護作用,提高木結構柱的受力能力,滿足一定重量的鋼結構護欄安裝要求。而且,施工后的鋼結構護欄可以處于同一直線上,也可以呈角度分布,適用分布不同的木結構柱之間安裝鋼結構護欄,適用范圍廣。
本發明授權一種木結構建筑用護欄施工方法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一種木結構建筑用護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根據施工圖紙,在加工廠制成鋼結構護欄,其作為相鄰兩個木結構柱之間的安裝單元; b、根據施工圖紙,對木結構柱測量放樣,畫出內鋼板的安裝位置和鋼結構護欄的安裝位置; c、安裝限位結構: (1)預埋螺栓安裝:根據內鋼板的安裝位置,在地面處開槽,再在開的槽中設置預埋螺栓,接著在槽內填入水泥砂漿,使得預埋螺栓固定在地面處; (2)將墊板設置到預埋螺栓上,再在預埋螺栓上擰入鎖緊螺母,將墊板固定在地面上,然后在預埋螺栓的頂部焊接定位塊; d、在木結構柱外側固定內鋼板: (1)選擇設定尺寸和形狀的內鋼板,內鋼板為半圓形,內鋼板能對木結構柱進行包裹,再在內鋼板的外側固定限位塊,限位塊設有限位槽; (2)將兩塊內鋼板貼附在木結構柱的外側,再將內鋼板從上往下移動,將限位塊的限位槽和定位塊互嵌連接,并將內鋼板支撐到地面上; (3)對同一個木結構柱的兩塊內鋼板的接觸處焊接; e、在外鋼板上安裝鋼結構調整架: (1)選擇設定尺寸和形狀的外鋼板,外鋼板包括了頂板和外圍板,頂板設于外圍板的頂部,頂板設有槽口、水泥砂漿注入孔和導向孔,頂板和外圍板之間形成空腔; (2)選擇鋼結構調整架,該鋼結構調整架包括鋼結構主體,鋼結構主體的底部固定有導向塊和螺紋桿,鋼結構主體的連接面設有連接板,連接板的頂部固定有連接柱; (3)將鋼結構調整架的導向塊伸入水泥砂漿注入孔中,同時將螺紋桿伸入導向孔中,并將鋼結構主體支撐在頂板上,再在螺紋桿上擰入限位螺母,限位螺母設于頂板的下方,當導向塊在水泥砂漿注入孔中移動,螺紋桿在導向孔中移動時,鋼結構調整架在外鋼板上以木結構柱的中心為圓心進行轉動; f、在內鋼板的外側固定外鋼板:將外鋼板的槽口卡在內鋼板的外側上,并將外鋼板和內鋼板焊接,再對同一個木結構柱的兩塊外鋼板的接觸處焊接,使兩塊外鋼板密封連接; g、在鋼結構調整架上安裝固定鋼板: (1)在水泥砂漿注入孔中向空腔中注入水泥砂漿,水泥砂漿充滿整個空腔,并將水泥砂漿從水泥砂漿注入孔中漫出,再轉動鋼結構調整架,鋼結構主體將漫出的水泥砂漿刮掉,使得水泥砂漿的頂面和頂板的頂面齊平,然后將鋼結構調整架轉到設定位置,待水泥砂漿固化后,鋼結構調整架固定在外鋼板上,再將鋼結構主體和頂板之間接觸處焊接; (2)在固定鋼板的側面焊接耳板,耳板設有通孔,再將固定鋼板安裝到連接板上,連接柱穿過耳板的通孔,然后在連接柱擰入固定螺母,再將耳板在連接柱上轉動,使得固定鋼板在鋼結構調整架上轉動,將相鄰兩個木結構柱上的固定鋼板平行設置,然后擰緊固定螺母,將耳板固定在連接板上; h、將單個鋼結構護欄裝入到相鄰兩個木結構柱上的固定鋼板之間,再將鋼結構護欄和固定鋼板焊接; i、對外鋼板刷漆,再對固定鋼板、鋼結構護欄和鋼結構調整架刷漆。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耀華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其通訊地址為: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南苑街道華元歡樂城喜悅庭4幢華元大廈20層;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