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大學劉汝海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獲悉中國海洋大學申請的專利一種氨基酸磁改性生物炭固定化漆酶及制備方法和應用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19776341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9-02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510292822.X,技術領域涉及:C12N11/14;該發明授權一種氨基酸磁改性生物炭固定化漆酶及制備方法和應用是由劉汝海;王云旭;王艷;李鋒民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5-03-13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一種氨基酸磁改性生物炭固定化漆酶及制備方法和應用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明涉及環境污染治理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氨基酸磁改性生物炭固定化漆酶及制備方法和應用。包括磁改性生物炭的制備、氨基酸改性生物炭的制備以及氨基酸磁改性生物炭固定化漆酶的制備。首先,通過共沉淀法制備磁改性生物炭(MBC),然后在MBC表面負載氨基官能團,利用精氨酸進行氨基酸改性,將改性后的生物炭利用戊二醛交聯劑固定化漆酶,最后得到氨基酸改性磁性生物炭固定化漆酶。本發明還提供了氨基酸改性磁性生物炭固定化漆酶在水環境和土壤環境中去除毒死蜱(CP)的應用,氨基酸改性磁性生物炭固定化漆酶具有較高的吸附能力和降解能力,能有效去除水體和土壤中的CP,具有安全高效無污染的效益,可廣泛應用于污染修復領域。
本發明授權一種氨基酸磁改性生物炭固定化漆酶及制備方法和應用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氨基酸磁改性生物炭固定化漆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在磁改性生物炭表面負載氨基官能團,使其與漆酶結合,固定化漆酶后,得到氨基酸改性磁性生物炭固定化漆酶, 步驟包括: (1)磁改性生物炭的制備: 將10g玉米秸稈粉末、0.02molFe3+和0.01molFe2+分散在300mL純水中,攪拌后用加入NaOH調pH至10~13,靜置一天,去除上清液,用純水洗滌沉淀至pH=7,然后在120℃下烘干,置于管式爐中在N2氛圍下熱解溫度以5℃min的升溫速率逐漸升至600℃,恒溫2h,燒制得到磁改性生物炭; (2)氨基酸改性生物炭的制備: 將磁改性生物炭加入含有氨基酸的溶液中混合,振蕩、離心,用蒸餾水洗滌后烘干,得到未活化的氨基酸改性生物炭; 將未活化的氨基酸改性生物炭加入pH=5的緩沖溶液中,將N-羥基琥珀酰亞胺和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亞胺加入到溶液中,在室溫下振蕩,過濾、洗滌、烘干后得到活化的氨基酸改性生物炭; (3)氨基酸磁改性生物炭固定化漆酶的制備: 將活化的氨基酸改性生物炭與含有漆酶的緩沖溶液混合,加入戊二醛交聯劑后,振蕩反應,得到氨基酸改性磁性生物炭固定化漆酶; 所述(2)中,每克磁改性生物炭加入0.01mol的氨基酸,氨基酸為精氨酸,未活化的氨基酸改性生物炭、N-羥基琥珀酰亞胺和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亞胺的質量比為2:1:2; 所述(3)中,氨基酸改性生物炭與漆酶的質量比為3:1~1.25,氨基酸改性生物炭在緩沖液中的濃度為1mgmL,戊二醛的體積分數為0.25%~8%; 緩沖溶液為檸檬酸與磷酸氫二鈉配置的檸檬酸磷酸鹽緩沖溶液,pH為3~8;振蕩箱溫度為15~55℃,固定時間為4~6h; 所述(2)的具體步驟包括,將0.3g磁改性生物炭與0.05M,60mL的精氨酸混合,放入振蕩箱中振蕩24小時,再以每分鐘3000轉的速度將混合物離心15min,用蒸餾水洗滌,以去除過量的酸,洗滌過程重復三次,以確保完全去除有機化合物,然后在60℃的熱烘箱中烘干24小時,獲得未活化的氨基酸改性生物炭; 將0.1g未活化的氨基酸改性生物炭加入pH=5的緩沖溶液中,將0.05gN-羥基琥珀酰亞胺和0.1g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亞胺加入到溶液中,在室溫下振蕩4h,過濾,洗滌,烘干獲得活化的氨基酸改性生物炭; 所述(3)的具體步驟包括,取60mg氨基酸改性生物炭置于錐形瓶中,加入酸堿度為5的檸檬酸磷酸鹽緩沖溶液60mL,加入20mg的漆酶,將混合物放入200rpm振蕩箱中保持黑暗室溫條件,振蕩1h后加入4%的戊二醛溶液作為交聯劑固定化漆酶,之后再避光振蕩2h抽濾用pH=5的檸檬酸磷酸鹽緩沖溶液洗滌三次沉淀,自然風干后獲得氨基酸磁改性生物炭固定化漆酶; 所述(1)中,Fe3+和Fe2+來源于氯化鐵和硫酸亞鐵。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中國海洋大學,其通訊地址為:266100 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松嶺路238號;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