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總醫院田莉娟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獲悉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總醫院申請的專利一種立式艾療導入器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20284709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9-02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510788862.3,技術領域涉及:A61H39/06;該發明授權一種立式艾療導入器是由田莉娟;張雨微;謝琴;王萌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5-06-13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一種立式艾療導入器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明涉及養生理療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立式艾療導入器,包括艾灸器,艾灸器上安裝有操作部,并在操作部上安裝有驅動部,驅動部上安裝有金屬套筒,金屬套筒上安裝有灸頭部,金屬套筒上安裝有處理框架,處理框架內部設置有安置軸體,且安置軸體上纏繞有無紡布料,處理框架上固定安裝有蓋板,蓋板和處理框架上均設置有相互連通的開口,此立式艾療導入器,利用被加熱至適宜溫度且處于濕潤狀態的無紡布料以對施灸部位進行覆蓋,一方面起到及時封穴的作用力,另一方面,加熱后的無紡布料可加速施灸部位處的血液流動,幫助驅散體內殘留的寒濕邪氣,同時利用球狀按摩頭對施灸部位按摩可緩解艾灸過程中因熱力刺激引起的局部肌肉緊張,預防痙攣或僵硬。
本發明授權一種立式艾療導入器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一種立式艾療導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艾灸器(1),所述艾灸器(1)上安裝有操作部(2),并在所述操作部(2)上安裝有與其內壁轉動連接的驅動部(3),所述操作部(2)上還固定安裝有驅動馬達(4),且所述驅動馬達(4)輸出端固定安裝有傳動齒輪(41),并在所述驅動部(3)上固定安裝有與傳動齒輪(41)嚙合的齒輪本體(42),且所述驅動部(3)上固定安裝有金屬套筒(5),所述金屬套筒(5)上固定安裝有用于對患者進行理療的灸頭部(6),且所述金屬套筒(5)上還固定安裝有處理框架(7),所述處理框架(7)內部設置有安置軸體(71),且所述安置軸體(71)上纏繞有無紡布料(72),并在所述處理框架(7)上固定安裝有蓋板(73),所述蓋板(73)和處理框架(7)上均設置有相互連通的開口(74),且所述無紡布料(72)一端位于開口(74)處;所述操作部(2)、驅動部(3)、金屬套筒(5)以及處理框架(7)上均設置有處于相互連通的蒸汽孔洞(8),所述蒸汽孔洞(8)輸送蒸汽至處理框架(7)內,以對無紡布料(72)進行加熱處理,且所述蓋板(73)的開口(74)處還設置有用于對無紡布料(72)進行切割的切除單元(9),并在所述金屬套筒(5)上還固定安裝有球狀按摩頭(15); 并在所述處理框架(7)靠近開口(74)部處還設置有輸送輥筒(76),所述處理框架(7)一側還固定安裝有支架(77);所述切除單元(9)包括有固定式刀片(91)、活動式刀片(92)、支撐框架(93)和滾輪部(94);所述固定式刀片(91)固定安裝在蓋板(73)所對應的開口(74)一側內壁;所述活動式刀片(92)設置于蓋板(73)所對應的開口(74)內部,且所述固定式刀片(91)位于活動式刀片(92)一側;所述支撐框架(93)固定安裝在蓋板(73)上,且所述支撐框架(93)內設置有多個與其內壁滑動連接的連接軸體(96),多個所述連接軸體(96)端部與活動式刀片(92)固定連接;所述滾輪部(94)設置于支撐框架(93)內部并設置有多個,所述滾輪部(94)與連接軸體(96)一一對應,且所述滾輪部(94)固定安裝在連接軸體(96)端部,其中所述連接軸體(96)上套設有第一彈簧(97),所述滾輪部(94)向開口(74)處運動以對第一彈簧(97)擠壓;所述支撐框架(93)內還設置有多個凸輪(95),且所述支撐框架(93)內部安裝有與其內壁轉動連接的轉動軸體(98),且所述凸輪(95)與滾輪部(94)處于接觸狀態;所述支架(77)上還安裝有與其內壁轉動連接的傳動軸體(79),且所述傳動軸體(79)與輸送輥筒(76)之間通過皮帶傳動機構(70)連接,其中所述蓋板(73)上還固定安裝有支撐座體(701),且所述支撐座體(701)上還安裝有與其內壁轉動連接的驅動軸體(702),且所述驅動軸體(702)與傳動軸體(79)之間固定連接。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總醫院,其通訊地址為: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蓉都大道270號;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