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汪建鋒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獲悉杭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的專利一種工業車輛直線位移式轉彎降速系統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14084224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8-26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111572898.6,技術領域涉及:B62D5/06;該發明授權一種工業車輛直線位移式轉彎降速系統是由汪建鋒;金志號;吳清波;張源;杜雄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1-12-21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一種工業車輛直線位移式轉彎降速系統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工業車輛直線位移式轉彎降速系統,包括轉向橋體,所述轉向橋體的兩端安裝有固定的主銷,所述主銷安裝有繞豎軸轉動的轉向節,所述轉向節安裝有繞橫軸轉動的轉向車輪,所述轉向橋體安裝有與所述轉向節連接且驅動所述轉向車輪轉向的轉向油缸,所述轉向橋體安裝有用以檢測所述轉向油缸的橫向移動距離的檢測組件,所述檢測組件連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以根據所述橫向移動距離通過調節驅動輪的轉速以調節所述轉向車輪的轉速。上述工業車輛直線位移式轉彎降速系統,使主銷不隨轉向車輪轉動的工業車輛能夠應用轉彎降速的自動控制技術。
本發明授權一種工業車輛直線位移式轉彎降速系統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一種工業車輛直線位移式轉彎降速系統,包括轉向橋體(1),所述轉向橋體(1)的兩端安裝有固定的主銷(5),所述主銷(5)安裝有繞豎軸轉動的轉向節(4),所述轉向節(4)安裝有繞橫軸轉動的轉向車輪(2),所述轉向橋體(1)安裝有與所述轉向節(4)連接且驅動所述轉向車輪(2)轉向的轉向油缸(3),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向橋體(1)安裝有用以檢測所述轉向油缸(3)的橫向移動距離的檢測組件(7),所述檢測組件(7)連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以根據所述橫向移動距離通過調節驅動輪的轉速以調節所述轉向車輪(2)的轉速; 所述檢測組件(7)包括傳感器(71)和感應件(72),所述傳感器(71)與控制器相連,所述傳感器(71)用以在所述感應件(72)位于所述傳感器(71)的不同位置時向所述控制器輸出不同信號,所述控制器根據信號的不同確定所述轉向車輪(2)的轉向角度,分級控制車輛轉彎速度; 所述傳感器(71)包括若干電位器,當所述感應件(72)位于任一所述電位器的檢測區域時所述傳感器(71)輸出該所述電位器的電壓信號;所述傳感器(71)輸出的電壓信號包括中位電壓信號、以所述中位電壓信號為中軸依次向外分布的第一組電壓信號、第二組電壓信號、第三組電壓信號和第四組電壓信號,所述控制器用以在所述中位電壓信號及所述中位電壓信號與所述第一組電壓信號之間時不降速、在所述第一組電壓信號與所述第二組電壓信號之間以第一降速率降速、在所述第二組電壓信號與所述第三組電壓信號之間以第二降速率降速、在所述第三組電壓信號與所述第四組電壓信號之間以第三降速率降速,所述第一降速率大于所述第二降速率大于所述第三降速率,三段降速平緩過渡; 所述傳感器(71)包括盒體(710)以及內置于所述盒體(710)的若干所述電位器; 全部所述電位器以預設距離等距排列,所述電位器的檢測區域連續無間隔,和或;全部所述電位器以預設電壓差漸變設置,所述電位器的電壓信號階梯式遞減; 電位器共預埋多個點,點與點之間距離為10mm,預埋點處的電壓從左到右單調遞減,對應電位器預埋點都設置一個轉速點,當感應件(72)在相對電壓電位時,控制器控制電機輸出對應轉速,達到分級控制車輛轉彎速度; 點與點之間的電壓值采用連續階梯式,并保證點與點之間具有10mm間距的電壓不變緩沖帶,傳感器采用直線埋點式傳感器; 所述感應件(72)包括緊固部(721)和磁體部(722),所述磁體部(722)設置于所述緊固部(721)的尾端; 磁體部(722)為感應磁塊,傳感器(71)為直線位移傳感器,當感應磁塊左右移動時直線位移傳感器電壓相應變化,感應磁塊感應傳感器電壓,根據電壓信號變化,監控轉向車輪(2)轉向角度,并進一步控制電機轉速,實現轉彎限速;其中,傳感器采用霍爾無接觸式傳感器; 感應磁塊預埋進固定螺栓中,感應磁塊具有S極和N極;直線位移傳感器感應面為N極,感應磁塊必須是S極,兩者間隙為3-5mm,保障正常的感應電壓輸出。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杭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其通訊地址為:311305 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相府路666號;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