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國電南自電網自動化有限公司鄒磊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獲悉南京國電南自電網自動化有限公司申請的專利雙CPU保護邏輯對等的線路縱聯差動保護方法和系統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20280870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8-26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510765396.7,技術領域涉及:H02H7/26;該發明授權雙CPU保護邏輯對等的線路縱聯差動保護方法和系統是由鄒磊;薛明軍;張灝;張堯;王閏羿;李進;楊黎明;王勝;徐勝;劉凱祥;盧家力;劉志明;孫永航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5-06-10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雙CPU保護邏輯對等的線路縱聯差動保護方法和系統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明涉及電力系統控制技術領域,提供一種雙CPU保護邏輯對等的線路縱聯差動保護方法和系統,方法包括:線路兩側分別配置縱聯差動保護裝置,且均采用主CPU和從CPU的雙CPU保護架構;采用乒乓同步算法進行兩側同步誤差的計算;主機的主CPU和從CPU采樣節拍固定;從機的主CPU根據兩側同步誤差定時調整本CPU采樣時刻;各從CPU進行采樣同步脈沖合法性校驗,實現線路兩側主機和從機的四CPU的采樣同步;各主CPU通過光縱模塊獲取對側主CPU和從CPU的同步采樣數據,構建主CPU和從CPU邏輯對等的線路縱聯差動保護功能。本發明能夠有效避免由于采樣偏差造成的保護異常動作行為。
本發明授權雙CPU保護邏輯對等的線路縱聯差動保護方法和系統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雙CPU保護邏輯對等的線路縱聯差動保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線路兩側分別配置縱聯差動保護裝置,并且兩側的聯差動保護裝置均采用主CPU和從CPU的雙CPU保護架構,主CPU和從CPU通過各自的采樣模塊獲取本地采樣數據,主CPU通過光縱模塊獲取對側主CPU和從CPU的采樣數據; 線路一側的縱聯差動保護裝置為主機,另一側的縱聯差動保護裝置為從機,主機和從機通過光纖通道交互模擬量、開關量、通信特征字信息,采用乒乓同步算法進行兩側同步誤差的計算; 主機的主CPU和從CPU采樣節拍固定,其中的主CPU依據自身采樣節拍,通過采樣同步總線按時間間隔發送采樣同步脈沖至主機的從CPU; 從機的主CPU根據兩側同步誤差定時調整本CPU采樣時刻,以跟蹤主機的采樣節拍,并通過采樣同步總線按時間間隔向從機的從CPU發送采樣同步脈沖; 各從CPU進行采樣同步脈沖合法性校驗,當檢測采樣同步脈沖不合法時,進入采樣同步脈沖異常處理流程,否則,分別按照主CPU的采樣同步脈沖調整采樣節拍,完成本機主CPU和從CPU采樣同步,實現線路兩側主機和從機的四CPU的采樣同步; 各從CPU分別將同步采樣數據通過高速數據總線發送至各主CPU,再經主CPU發送至光縱模塊后進行封裝,同步將開關量、通信特征字打包為一幀完整數據通過光纖通道發送至對側縱聯差動保護裝置的光縱模塊; 各主CPU通過光縱模塊獲取對側主CPU和從CPU的同步采樣數據,構建主CPU和從CPU邏輯對等的線路縱聯差動保護功能; 線路兩側的主機和從機的確定方法為: 線路兩側的縱聯差動保護裝置上電后各自產生一個隨機編碼A和B,并在每幀數據傳輸中發往對側,兩側的縱聯差動保護裝置在各自收到對側裝置的隨機編碼后,對A和B數值進行比較,通過A和B數值的大小關系確定主機和從機; 如果發現兩個隨機編碼A和B相同,則再次產生一個隨機編碼進行二次比較;當出現某側縱聯差動保護裝置通道接收中斷后,則保持之前的主機和從機確定狀態,在通道恢復后通過重新比較兩者隨機編碼的大小,再次確定主機和從機; 所述各主CPU通過光縱模塊獲取對側主CPU和從CPU的同步采樣數據,構建主CPU和從CPU邏輯對等的線路縱聯差動保護功能,包括:線路各側的主CPU選取對側主CPU同步采樣數據構建主CPU差動保護動作方程,線路各側的從CPU選取對側從CPU同步采樣數據構建從CPU差動保護動作方程; 主機和從機均通過各自完成的主CPU和從CPU的差動保護動作方程進行保護邏輯判別,當主CPU和從CPU均滿足差動保護動作邏輯時,差動保護動作出口,若僅某一CPU滿足差動保護動作條件,則主機或者從機僅發報文。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南京國電南自電網自動化有限公司,其通訊地址為:211102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水閣路39號;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