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勝能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王鍇逸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獲悉威勝能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的專利一種抑制兩級光伏并網逆變器母線電壓諧波的裝置及方法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20073729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9-12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411943435.X,技術領域涉及:H02J3/01;該發明授權一種抑制兩級光伏并網逆變器母線電壓諧波的裝置及方法是由王鍇逸;楊志祥;馮喜軍;孫勇衛;周震環;黃莎;王龍雙;李紅敏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4-12-27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一種抑制兩級光伏并網逆變器母線電壓諧波的裝置及方法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抑制兩級光伏并網逆變器母線電壓諧波的裝置及方法,包括第一電容,第一電容一端電連接第一開關管的漏極,第一電容的另一端電連接第二開關管的源極;第二開關管2的漏極電連接第一開關管的源極且電連接電感的一端,電感另一端電連接低壓側電容的一端,低壓側電容的另一端電連接第二開關管的源極。本發明能夠在保證諧波抑制性能的同時,降低對直流母線電容容值的需求,從而在更大功率的應用場合中展現出顯著的成本效益。此外,在中小功率應用場景下,能通過使用薄膜電容替代電解電容,進一步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授權一種抑制兩級光伏并網逆變器母線電壓諧波的裝置及方法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一種抑制兩級光伏并網逆變器母線電壓諧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抑制兩級光伏并網逆變器母線電壓諧波的裝置,所述抑制兩級光伏并網逆變器母線電壓諧波的裝置包括第一電容C1,第一電容C1一端電連接第一開關管P1的漏極,第一電容C1的另一端電連接第二開關管P2的源極;第二開關管P2的漏極電連接第一開關管P1的源極且電連接電感L的一端,電感L另一端電連接低壓側電容C2的一端,低壓側電容C2的另一端電連接第二開關管P2的源極;所述兩級式并網逆變器包括boost升壓電路,boost升壓電路分別并聯電連接逆變器母線電容C0和單相逆變橋,單相逆變橋通過LCL濾波器電連接電網;所述第一電容C1的一端電連接繼電器S1的一端,繼電器S1的另一端電連接逆變器母線電容C0的一端,逆變器母線電容C0的另一端電連接第一電容C1的另一端;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對第一電容C1進行預充電至滿足|Ubus-Uin|≤2V后,控制繼電器S1閉合,其中,Ubus為逆變器母線電容C0兩端的電壓,Uin為第一電容C1兩端的電壓; 步驟二、閉合第二開關管P2,低壓側電容C2電壓的參考值Us_ref的參考值初始值設置為0V然后逐步增加至240V,將參考值Us_ref減去低壓側電容C2兩端的電壓Us得到誤差信號ΔUyc并作為PI控制器的輸入信號,PI控制器的輸出信號為第一開關管P1的占空比,當低壓側電容C2充電至240V后,結束預充電過程; 得到預充電過程中逆變器母線電容C0兩端的平均電壓Ubus_avg; 步驟三、通過采樣,獲取第一電容C1的電壓Uin、低壓側電容C2的電壓Us和所述抑制兩級光伏并網逆變器母線電壓諧波的裝置的輸入電流Iin; 步驟四、根據采樣數T,得到低壓側電容C2上電壓Us的平均值US_avg; 步驟五、將US_avg與240V相減得到誤差信號ΔUs,將ΔUs作為外環PI控制器的輸入信號,外環PI控制器的輸出信號為第一電容C1電壓的參考值Uin_ref; 步驟六、將第一電容C1的電壓Uin減去第一電容C1電壓的參考值Uin_ref計算出誤差信號ΔUin,將ΔUin作為內環PI控制器的輸入信號,PI控制器的輸出信號為第一電容C1的參考電流Ic_ref; 步驟七、將Iin減去參考電流Ic_ref,得到所控平均電流Im的參考值Im_ref; 步驟八、根據Im_ref推導第一開關管P1和第二開關管P2的運行狀態: 當Uin≥Uin_ref時,所述抑制兩級光伏并網逆變器母線電壓諧波的裝置運行在buck模式,此時第一開關管P1和第二開關管P2的占空比DS1和DS2滿足: 其中L表示電感L的感值,f表示電網頻率; 當UinUin_ref時,所述抑制兩級光伏并網逆變器母線電壓諧波的裝置運行在boost模式,此時第一開關管P1和第二開關管P2的的占空比DS1和DS2滿足: 通過PWM信號控制第一開關管P1和第二開關管P2的動作。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威勝能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其通訊地址為:411201 湖南省湘潭市經開區白石路28號;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