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華菱漣源鋼鐵有限公司向立平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獲悉湖南華菱漣源鋼鐵有限公司申請的專利一種用于燒結機保護分段控制的裝置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18532961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9-09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410738204.9,技術領域涉及:F27D19/00;該發明授權一種用于燒結機保護分段控制的裝置是由向立平;鄧必榮;戴永根;彭檢平;鐘新建;劉望遠;李鵬飛;朱偉軍;王丹;向朝暉;蔣正宏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4-06-07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一種用于燒結機保護分段控制的裝置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燒結機保護分段控制的裝置,噴火爐的兩側均設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和噴火爐之間設有第一標識板,第一支架上安裝有第一測距儀,每側的第一測距儀均設有兩個且關于第一標識板對稱,機尾擺架的兩側均設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和機尾擺架之間設有第二標識板,第二支架上安裝有第二測距儀,每側的第二測距儀均設有兩個且關于第二標識板對稱,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間設有第三支架,第三支架上設有若干個呈等距均勻分布的第三測距儀,既能及時發現故障并能根據第一測距儀、第二測距儀、第三測距儀的位置迅速定點故障發生的位置,以便于維修人員的快速處置,又能準確收集運行和檢修時的移位數據,提高生產效率。
本發明授權一種用于燒結機保護分段控制的裝置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一種用于燒結機保護分段控制的裝置,所述燒結機包括噴火爐(101)、機尾擺架(102)和燒結臺車(103),燒結臺車(103)設有若干個且呈鏈式陣列首尾抵接排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噴火爐(101)的兩側均設有第一支架(201),第一支架(201)和噴火爐(101)之間設有第一標識板(208),第一支架(201)上安裝有第一測距儀(205),每側的第一測距儀(205)均設有兩個且關于第一標識板(208)對稱,所述機尾擺架(102)的兩側均設有第二支架(202),第二支架(202)和機尾擺架(102)之間設有第二標識板(210),第二支架(202)上安裝有第二測距儀(206),每側的第二測距儀(206)均設有兩個且關于第二標識板(210)對稱,所述第一支架(201)和第二支架(202)之間設有第三支架(203),第三支架(203)上設有若干個呈等距均勻分布的第三測距儀(207); 所述第一標識板(208)通過第一安裝架(209)安裝在噴火爐(101)的側壁上,第二標識板(210)通過第二安裝架(211)安裝在機尾擺架(102)的側壁上,第三測距儀(207)的伸縮端安裝有傳動桿(212); 所述第三支架(203)靠近燒結臺車(103)的一側安裝有側撐支架(204),側撐支架(204)上安裝有支撐滑架(214),所述傳動桿(212)與支撐滑架(214)滑動連接,傳動桿(212)靠近燒結臺車(103)的一端安裝有抵接滾輪(213),燒結臺車(103)的側面靠近傳動桿(212)的位置安裝有抵接導軌(215),抵接滾輪(213)與抵接導軌(215)滾動連接; 所述第一測距儀(205)、第二測距儀(206)和第三測距儀(207)均包括安裝盒(301),安裝盒(301)內側中部滑動連接有定位滑板(302),安裝盒(301)的一側穿設有定位桿(303),定位桿(303)的一端與安裝盒(301)滑動連接且與定位滑板(302)的一側固定連接,定位桿(303)的另一端與傳動桿(212)固定連接,且定位桿(303)與傳動桿(212)共軸,定位滑板(302)的另一側安裝有復位彈簧(304); 所述安裝盒(301)內側中部且位于定位滑板(302)的正下方設有開關組件(305),定位滑板(302)的中部下側安裝有彈簧桿(406),彈簧桿(406)與開關組件(305)一一對應,彈簧桿(406)的下端安裝有導電滑塊(405),導電滑塊(405)與開關組件(305)電性連接; 所述開關組件(305)設有三個,且每個開關組件(305)分別對應電性連接有電源和不同顏色的指示燈; 所述安裝盒(301)內且遠離定位滑板(302)的內側壁上安裝有測距探頭(306),定位滑板(302)的側壁上與測距探頭(306)相對應地嵌設有測距反射器(307),安裝盒(301)的兩側壁內埋設有冷媒管(308)。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湖南華菱漣源鋼鐵有限公司,其通訊地址為:417000 湖南省婁底市婁星區黃泥塘甘桂路1005號雙菱大廈;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