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聚源融匯實業有限公司徐心嵐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獲悉福建省聚源融匯實業有限公司申請的專利一種蓮蓬有機肥發酵用菌劑添加裝置及使用方法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20058404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9-09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510534716.8,技術領域涉及:C05F17/971;該發明授權一種蓮蓬有機肥發酵用菌劑添加裝置及使用方法是由徐心嵐;吳晶晶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5-04-27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一種蓮蓬有機肥發酵用菌劑添加裝置及使用方法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蓮蓬有機肥發酵用菌劑添加裝置及使用方法,涉及有機肥堆肥技術領域,包括:管體,所述管體上開設有缺口;輸送組件,所述輸送組件設置在管體內;擺動管,所述擺動管套設在管體上,且管體和擺動管轉動連接,所述擺動管頂部開設有進料口,所述擺動管底部開設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內固定有濾網,所述濾網橫截面為扇形結構;兩個支撐組件,兩個所述支撐組件均和管體固定;動力組件,所述動力組件和其中一個支撐組件連接。本發明能夠通過動力組件驅動擺動管的擺動,能夠使得進入擺動管中的菌劑物料和蓮蓬有機肥物料混合,并且在擺動的過程中通過濾網實現物料的篩分,以避免大顆粒蓮蓬參與堆肥過程,保證了堆肥效果。
本發明授權一種蓮蓬有機肥發酵用菌劑添加裝置及使用方法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一種蓮蓬有機肥發酵用菌劑添加裝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菌劑粉末與載體混合,并且攪拌均勻后放入儲存箱(401)中處于第一隔板(402)一側空間內,再將粉碎后的蓮蓬放入儲存箱(401)中處于第一隔板(402)另一側空間內; 步驟二:儲存箱(401)中的蓮蓬物料和菌劑物料分別通過兩個軟管(404)進入混合箱(403)中處于第二隔板(408)兩側處,隨后落在弧形板(106)上,再進入擺動管(102)中處于濾網(104)上方兩側處; 步驟三:接通第二電機(601)的開關,并且控制第二電機(601)在一定角度內正反轉,通過第二齒輪(606)和內齒環(602)的傳動,使得擺動管(102)擺動,擺動管(102)擺動的過程中,通過支撐板(701)和軸體(702)帶動混合箱(403)擺動,混合箱(403)擺動的過程中,帶動第一齒輪(409)沿著弧形齒條(107)表面移動,通過弧形齒條(107)和第一齒輪(409)的相對移動,進而使得第一齒輪(409)轉動自轉,第一齒輪(409)轉動的過程中,帶動攪拌軸(410)旋轉,通過攪拌軸(410)轉動使得進入混合箱(403)中的蓮蓬物料和菌劑物料被分散攪拌,以實現蓮蓬有機肥和菌劑的初步混合; 在內齒環(602)轉動的過程中,通過第一皮帶輪(603)、第二皮帶輪(608)和傳動帶(604)的作用,帶動棱柱(609)旋轉,棱柱(609)轉動時帶動往復絲杠(610)旋轉,配合傳動座(611)以及軸套(612)的作用,使得滑座(203)沿著支座(202)表面往復移動,進而使得本裝置能夠在水平方向上晃動,以保證擺動管(102)內的物料均勻地分散在濾網(104)上,保證了濾網(104)上的物料快速被攤平,以保證了物料的篩分效率; 步驟四:進入擺動管(102)中的菌劑物料和蓮蓬物料在擺動管(102)擺動過程中,使得菌劑和蓮蓬有機肥進一步混合,并且在該過程中顆粒較小的蓮蓬有機肥穿過濾網(104),落在擺動管(102)下方處,而顆粒較大的蓮蓬有機肥則會被濾網(104)阻擋; 步驟五:隨著工作時間的增加,濾網(104)上堆積的大顆粒蓮蓬有機肥逐漸增多,此時通過控制第二電機(601)的轉動幅度,增加擺動管(102)的擺動幅度,以使濾網(104)頂部能夠轉動至與缺口(105)齊平,進而使得濾網(104)上的大顆粒蓮蓬有機肥通過缺口(105)落入管體(101)中; 步驟六:接通第一電機(103)的開關,第一電機(103)工作時驅動絞龍桿(110)旋轉,使得管體(101)中大顆粒蓮蓬有機肥移動至輸出孔(111)處,并通過輸出孔(111)落入導料斗(3)上,排出本裝置; 步驟七:通過小車(201)的工作,帶動本裝置移動,以改變堆肥位置。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福建省聚源融匯實業有限公司,其通訊地址為:365000 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濉溪鎮工業路3號C棟-2;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