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中微愛芯電子有限公司羅晟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獲悉無錫中微愛芯電子有限公司申請的專利一種具備過零檢測功能的摩托車調壓器芯片驅動電路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20406643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9-09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510890728.4,技術領域涉及:G05F1/618;該發明授權一種具備過零檢測功能的摩托車調壓器芯片驅動電路是由羅晟;陳紅梅;李文嘉;沈睿婷;陳峰;陶金龍;王峰;李哲宇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5-06-30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一種具備過零檢測功能的摩托車調壓器芯片驅動電路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明屬于摩托車調壓器芯片電路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具備過零檢測功能的摩托車調壓器芯片驅動電路。包括過零檢測模塊,用于輸入三相電信號PH1~PH3,并判斷三相電信號PH1~PH3是否正過零和負過零,當三相電信號PH1~PH3大于零時輸出低電平信號,當三相電信號PH1~PH3小于零時輸出高電平信號;數字信號處理模塊,對過零檢測模塊輸出的信號VOD1~VOD3進行處理后輸出信號DL_A和DL_B;驅動模塊,用于輸入信號DL_A和DL_B,并輸出信號DRV1~DRV3給片外開關管。本發明能有效解決高功率輸出時熱負荷大的問題,提升了電壓調節精度與穩定性。
本發明授權一種具備過零檢測功能的摩托車調壓器芯片驅動電路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一種具備過零檢測功能的摩托車調壓器芯片驅動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過零檢測模塊,用于輸入三相電信號PH1~PH3,并判斷三相電信號PH1~PH3是否正過零和負過零,當三相電信號PH1~PH3大于零時輸出低電平信號,當三相電信號PH1~PH3小于零時輸出高電平信號;所述過零檢測模塊包括過零比較電平產生電路、電平檢測電路和比較電路;其中所述過零比較電平產生電路用于通過開關管控制恒流源進行電阻分壓后產生低電平信號VCOMP;所述電平檢測電路用于檢測三相電信號PH1~PH3是否過零,并分別輸出信號VC1~VC3;所述比較電路用于將低電平信號VCOMP分別與信號VC1~VC3進行比較,并分別輸出信號VOD1~VOD3; 數字信號處理模塊,對所述過零檢測模塊輸出的信號VOD1~VOD3進行處理后輸出信號DL_A和DL_B; 驅動模塊,用于輸入信號DL_A和DL_B,并輸出信號DRV1~DRV3給片外開關管,用于控制片外開關管的導通和關斷; 所述過零比較電平產生電路包括:電流源Ia~Id、PMOS管P1~P4、電阻R1~R2和控制信號F1~F4;所述電流源Ia~Id的一端接入電源VCC1,另一端分別接入PMOS管P4~P1的源極,所述PMOS管P1~P4的柵極分別接入控制信號F1~F4,所述PMOS管P1的漏極接入電阻R1的一端,所述電阻R1的另一端與電阻R2的一端、PMOS管P2~P4的漏極相連并輸出低電平信號VCOMP,所述電阻R2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比較電路包括:PMOS管P5~P10、NMOS管N5~N6、電阻R5、電流源Ie~Ig和偏置電壓VB2~VB5;所述PMOS管P5的源極接入電源VCC1,所述PMOS管P5的漏極接入PMOS管P6的源極,所述PMOS管P6的漏極接入PMOS管P5的柵極和NMOS管N5的漏極并接入偏置電壓VB2,所述PMOS管P6的柵極接入偏置電壓VB3,所述NMOS管N5的柵極接入偏置電壓VB4,所述NMOS管N5的源極接入PMOS管P9的漏極和電流源If的一端,所述電流源If的另一端接地,所述PMOS管P9的柵極接入低電平信號VCOMP,所述PMOS管P9的源極接入電阻R5和電流源Ie的一端,所述電流源Ie的另一端接入電源VCC1,所述電阻R5的另一端接入PMOS管P10的源極,所述PMOS管P10的柵極分別接入信號VC1~VC3,所述PMOS管P10的漏極接入NMOS管N6的源極和電流源Ig的一端,所述電流源Ig的另一端接地,所述NMOS管N6的柵極接入偏置電壓VB5,所述NMOS管N6的漏極接入PMOS管P8的漏極并輸出信號VOD1~VOD3,所述PMOS管P8的柵極接入偏置電壓VB3,所述PMOS管P8的源極接入PMOS管P7的漏極,所述PMOS管P7的柵極接入偏置電壓VB2,所述PMOS管P7的源極接入電源VCC1。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無錫中微愛芯電子有限公司,其通訊地址為:214000 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菱湖大道111號軟件園四期天鵝座C座802-1;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