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路橋華南工程有限公司肖春名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獲悉中交路橋華南工程有限公司申請的專利一種蒸養混凝土強度預測方法及蒸養參數優化方法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14840903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8-29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210560267.0,技術領域涉及:G06F30/13;該發明授權一種蒸養混凝土強度預測方法及蒸養參數優化方法是由肖春名;周哲;彭江;劉孫文;吳振鑫;陳淵;張九儒;鄭藍迪;徐平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2-05-23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一種蒸養混凝土強度預測方法及蒸養參數優化方法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明涉及一種蒸養混凝土強度預測方法及蒸養參數優化方法,采用試驗室養護環境下所得到的試驗數據建立模型,基于響應面法分析完成養護的參數的優化,本發明所獲得的預測模型是連續的,它可以連續的對實驗的各個水平進行分析,而不是對一個個獨立的實驗點進行分析,充分考慮了實際生產中的各個工藝參數對強度的影響,以及他們之間存在的相互影響,所以在進行優化的時候也是針對具體的工藝參數,對在實際生產中混凝土養護方案有著切實可行的指導。在混凝土整個養護期間,通過合理安排養護參數,使混凝土強度滿足工程所需、減少由于養護造成的強度損失、能源消耗最少,使用方便,效果好,有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本發明授權一種蒸養混凝土強度預測方法及蒸養參數優化方法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一種混凝土蒸養參數優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確定預測蒸養混凝土強度的養護參數為:恒溫時間、恒溫溫度、升溫速度、降溫速度; 依次對4個參數進行單因素試驗,即依次固定其中三個養護參數,改變剩余一個養護參數的值對蒸養混凝土進行養護,得到單因素變化值下的蒸養混凝土抗壓強度增長曲線; 步驟二:根據蒸養混凝土抗壓強度增長曲線的變化趨勢得到各個養護參數的最佳值;通過4組單因素試驗,最終得到最佳恒溫時間t1、最佳恒溫溫度T1、最佳升溫速度Va和最佳降溫速度Vj; 步驟三:以單因素試驗獲得的各個養護參數的最佳值為中心,建立四因素三水平的響應面中心組合試驗,打開Design-Expert軟件,選擇建立新的試驗設計方案,將建立的四因素三水平的響應面中心組合試驗作為輸入值,同時輸入“抗壓強度”作為響應值,生成試驗設計表; 步驟四:數據補充 依據步驟三生成的試驗設計表,完成對應的試驗,即在不同恒溫時間、恒溫溫度、升溫速度、降溫速度下,得到蒸養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將抗壓強度數據填寫至試驗設計表,得到29組不同恒溫時間、恒溫溫度、升溫速度、降溫速度下蒸養混凝土的抗壓強度; 步驟五:進行多元二次響應面回歸分析,得到蒸養混凝土強度預測模型方程; 多元二次響應面回歸分析選用Design-Expert軟件自有的四元二次擬合模型,隨機點都可以用來預測相應的響應,所選公式為:ft,T,Va,Vj=a+bt+cT+dVa+eVj+ftT+gtVa+htVj+iTVa+jTVj+kVaVj+lt2+mT2+nVa 2+oVj 2 式中:a為常數項;b,d,e,f…o為自變量系數;t為恒溫時間;T為恒溫溫度;Va為升溫速度;Vj為降溫速度; 將步驟四得到的試驗設計表代入上述公式求解,求得公式中的常數項和各個自變量系數,得到混凝土蒸養強度不同養護參數的回歸模型方程,通過回歸模型方程即可預測不同養護參數下的混凝土抗壓強度; 步驟六:基于Design-Expert軟件,根據限制條件確定每個因素取值的范圍: 限制條件為: ①恒溫最低,保證養護時消耗能源最少; ②恒溫時間最短,保證養護時消耗能源最少以及減少該生產環節耗時,加快生產進度; ③升溫速度宜緩慢,保證混凝前期的體積穩定性及后期強度增長; ④降溫速度在符合行業標準情況下,選擇最大值,減少工藝環節所耗時; 輸入因素范圍設定如下: a、恒溫時間t:取值范圍內最小選項; b、恒溫溫度T:取值范圍內最小選項; c、升溫速度Va:取值范圍內任意選項; d、降溫速度Vj:取值范圍內最大選項; 步驟七:點擊Solutions選項,Design-Expert軟件自行根據限定條件對回歸模型方程進行求解,即可得到的最優值養護參數值,完成混凝土蒸養參數優化。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中交路橋華南工程有限公司,其通訊地址為:528400 廣東省中山市東區興政路1號中山中環廣場3座1801號商鋪;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